美国
抨击拜登 川普:美国盼重新掌控阿富汗空军基地 美国总统川普今天宣布,美国正尝试重新掌控位于阿富汗的巴格兰空军基地(Bagram Air Base),他并抨击前任总统拜登的政府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时的混乱局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川普(Donald Trump)在与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的联合记者会中说,美国白白让出这座基地,“我们正尝试把它拿回来”。
本月稍早他也曾批评拜登(Joe Biden)政府2021年将美军撤出该基地的做法“太蠢”。
川普今天并暗示,面对目前掌控阿富汗的塔利班(Taliban)政权,他可能会运用美国政府握有的筹码来拿回巴格兰基地。
川普告诉记者:“我们正尝试把基地拿回来,因为他们需要我们的东西。我们希望拿回那座基地。”
美国
特朗普:普丁真的让我失望了 不认同斯塔默承认巴勒斯坦国 特朗普访英接近尾声,两人就乌克兰战争和加沙问题等多项敏感议题表达看法。
斯塔默周四在与特朗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必须加大对普京的压力”,迫使其结束在乌克兰的战争。并坚称俄罗斯总统的举动“并非出于一个渴望和平的人的意愿”。
特朗普表示,尽管他本人一直试图推动乌克兰战争的解决,但俄罗斯总统普京依然持续发动战争,这让他“非常失望”,他说:“我原以为最容易解决的冲突就是乌克兰战争,因为我与普京总统的关系一直不错。但他让我失望了,真的让我失望了。”
特朗普还对斯塔默计划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表示“不同意”:“在这个问题上,我与首相意见不一,这是我们极少数分歧之一。”特朗普说。随后英国首相表示,英国坚定捍卫“言论z由”。
俄乌
普丁:超过70万俄军兵力部署在乌克兰前线 据法新社最新消息,普京称,超过70万俄罗斯士兵已部署在乌克兰前线。自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势以来,莫斯科动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尽管据独立媒体估计,军队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在普京宣布该消息前,乌克兰无人机周四袭击了位于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地区的一座重要炼油厂,距离前线约1400公里,导致火灾爆发,双方官方均有报道。
此外,泽连斯基周四宣布,他前往顿涅茨克地区(东部战斗的中心)看望了当地的士兵。自2022年俄罗斯发动大规模入侵以来,俄罗斯军队持续推进,试图占领整个顿涅茨克地区,但根据独立媒体的估计,俄军在推进过程中付出了沉重代价。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会见了参加多布罗皮利亚反攻的士兵。”多布罗皮利亚是俄军近期突破的地区。乌克兰军方称,他们已经在该地区“解放了160平方公里”的土地。
与此同时,乌克兰警方通报称,顿涅茨克地区科斯季安丁尼夫卡市周四早晨遭到俄军袭击,造成5名平民死亡。科斯季安丁尼夫卡距离多布罗皮利亚约40公里,住宅区遭到频繁炮击。警方称,遇难的五人中有两名女性和三名男性,年龄在62至74岁之间。泽连斯基强调:“一步步地,我们的士兵在解放我们的土地:自反攻行动开始以来,已解放多布罗皮利亚附近160平方公里和7个村镇。”此外,他还表示乌克兰军队“清理了170多平方公里和另外9个村镇”,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乌克兰一名高级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乌军已摧毁该地区的俄军部队,但尚未完全夺回控制权。泽连斯基还称,“约有100名俄军士兵被俘”。俄军于8月中旬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取得突破,但几天后被乌克兰军队阻止,乌军表示已基本收复该地区的大部分失地。
俄乌
和平谈判虽暂停 俄移交1000具乌军遗体、乌归还24具 乌克兰政府机构表示,乌方今天从俄罗斯接收据称属于乌军阵亡士兵的1000具遗体,作为交换,乌克兰将24名俄罗斯士兵遗体移交俄方。
乌克兰「战俘处遇协调总部」(Coordination Headquart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透过Telegram发布声明表示:「今天进行遗体归还作业,1000具俄方声称属于乌克兰军人的遗体已归还乌克兰。」
根据提供俄罗斯战俘与失联士兵讯息的另一乌克兰政府机构,作为交换,乌克兰将24名俄罗斯士兵遗体移交俄方。
双方在全面战争爆发以来,归还遗体与战俘交换是少数仍持续进行的合作项目。
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双方都有数以万计士兵丧生,迄今未定期公布精确伤亡数据。
根据乌克兰「我想知道」(I Want to Find)计画,此次遗体交换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居中斡旋。
尽管美方主导透过外交途径结束俄乌战争行动,俄乌已举行3轮直接谈判,但实质停战进展有限,似乎已停滞。
克里姆林宫上周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和平谈判已「暂停」。
俄罗斯
俄国家杜马全票通过退出"欧洲禁止酷刑公约" 9月17日星期三,俄罗斯国家杜马全票通过一项提案,支持俄罗斯退出“欧洲禁止酷刑公约”。
综合路透社、欧洲新闻网等消息,欧洲禁止酷刑公约于1987年通过。俄罗斯在1996年成为欧洲委员会成员国时批准了该公约。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开始陆续退出诸多国际组织、公约及相关的项目,包括负责监督欧洲禁止酷刑公约的欧洲委员会。俄罗斯也已停止参与欧洲人权公约,并拒绝执行欧洲人权法院的裁决。
欧洲禁止酷刑公约的一委员会可在签约国境内进行不受干扰的访问,包括对监狱的视察等。该委员会已发布多份关于俄罗斯违反该公约的报告。最近的一份报告于2024年11月发布,文件特别涉及俄罗斯反对派人物阿列克谢·纳瓦尔尼在监狱死亡的情况。当时,俄罗斯外交部称该报告具有政治性,且模糊不清。
本次国家杜马投票前,俄罗斯政府已向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提交了一项废止该公约的提案。相应的法令已由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签署。退出该公约及所签署的附加议定书的议案提交至议会审议,有观点认为这仅是一个形式上的程序。
有关退出欧洲禁止酷刑公约,俄罗斯称,欧洲委员会阻挠俄罗斯参与相关的工作委员会,因此莫斯科无法全面参与该监督机制的工作。
此前,乌克兰曾评价俄罗斯退出欧洲禁止酷刑公约的这一打算,称这一提议是莫斯科对自身罪行的“默认”。乌克兰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实际上是对系统性酷刑的默认承认,也是试图规避对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的责任”。俄罗斯政府对此并未回应。
乌官员指控2022年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俄罗斯实施战争罪行,并对平民和战俘施以酷刑。俄罗斯否则认这些指控。
今年3月,联合国曾指出,俄罗斯在对乌战争期间对乌克兰人“普遍且系统地实施强迫失踪和酷刑,构成危害人类罪”。荷兰及其他众多欧安组织成员国也呼吁对俄军虐待和不当对待乌克兰战俘的指控进行独立调查。
英国
英相施凯尔与川普签署划时代科技伙伴协议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今天与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正式签署科技伙伴协议,强化两国在人工智慧(AI)、量子运算及核能领域的合作。
川普在距伦敦车程约1.5小时的契克斯(Chequers)英国首相乡间官邸,与施凯尔举行双边会谈,并召开联合记者会。
施凯尔表示这是英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案,并称这项协议具有「划时代」意义。
川普此次国是访问,促成多家美国科技巨擘与金融集团允诺未来数年投资英国。
以色列
地面攻势第二天 以军在加沙清除恐怖分子及军事设施 以色列军方表示,在对加沙城开展地面攻势的第二天,以军地面部队正在“消灭”恐怖分子并摧毁其军事设施。以色列正试图夺取哈马斯恐怖组织在加沙这处巴勒斯坦领土上最后一个主要据点。
以色列国防军(IDF)星期三(9月17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次行动的细节。它说,自从这次攻入加沙的行动从周二凌晨开始以来,空军和炮兵部队对地面部队进行了支援,对加沙城150多个恐怖分子目标进行了打击。
以色列政府上个月宣布,它将攻占加沙城,以推进其击败哈马斯并确保被该组织扣押的剩余人质获释的目标。2023年10月,哈马斯从加沙入侵以色列,劫持了251名人质,造成12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哈马斯的那次入侵引发了目前还在持续的战争。
沙特
沙特高调与巴基斯坦军事结盟,打破以色列核威慑 当地时间9月17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到访利雅得,并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会晤后签署了一份共同防御协议,该协议规定,对沙特阿拉伯或巴基斯坦的任何袭击都是对两国的袭击。
对于这份协议,国际社会相信并不陌生,类似的防御协议在美国与其盟友的合作内容中是比较常见的,其本质上就是沙特与巴基斯坦达成了军事同盟,当然这还仅仅是第一步,它给中东乃至世界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首先,未来可能有更多的中东国家会加入这份共同防御协议。
在9月14日和15日,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齐聚卡塔尔,这场名为“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的活动上,中东国家不仅一致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野蛮侵略行为,多个国家代表还主动提出,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应该团结一致,组建一个类似于北约的军事联盟,共同对抗来自以色列的威胁。
而沙特与巴基斯坦这一次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实际上就可以视为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其他对自身安全存在担忧的中东国家,极有可能逐步加入,最终通过共同防御机制,形成一个地区军事同盟。
哈马斯
哈马斯高层遇袭后首次公开露面:1分钟内12枚导弹 当地时间17日晚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委员加齐·哈马德接受了半岛电视台的采访,回应了上周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针对哈马斯领导层的袭击。这是袭击发生以来,哈马斯高层人物、暗杀目标之一的加齐·哈马德首次公开露面。
哈马德回忆道:“我们当时正在开会,谈判代表团和一些顾问也在场。在我们开始审阅从卡塔尔调解人那里收到的美国提案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我们立即离开了现场,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些爆炸声是以色列的轰炸。”
“轰炸非常猛烈,情况很可怕,导弹持续不断。不到一分钟内就大约有12枚导弹……但我们在这场袭击中幸存了下来”,哈马德补充道。
哈马德表示,哈马斯在停火谈判中经历了“痛苦”,而美国作为“中间人”并不具备信誉。他表示,“特朗普吓不倒我们”,真正杀害以方被扣押人员的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其侵略行径,任何想释放被扣押人员的人都必须迫使内塔尼亚胡达成交换协议并停止战争。
此前,以色列国防军于9月9日发布声明称,当天对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领导人进行了“精准打击”。哈马斯当时曾回应称,有5名成员在袭击中身亡,但以方图谋“未能得逞”。
袭击发生后,卡塔尔、巴勒斯坦、英国、伊朗、沙特、埃及、土耳其、黎巴嫩、阿联酋、约旦、也门等多个国家及联合国、欧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国际组织对此表示强烈谴责,认为以方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公然侵犯卡塔尔主权,打击了斡旋和平的努力,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
叙利亚
叙利亚盼年底前与以色列达成安全协议 一名官员今天表示,叙利亚预期今年将与以色列敲定安全及军事协议,在前总统阿塞德(Bashar al-Assad)下台不到一年之际,此举将成为一大突破。
这位外交部官员指出,美国正积极推动以叙两国达成和解,叙利亚外长席巴尼(Asaad al-Shaibani)已抵达华府,将讨论与以色列的谈判及解除对叙利亚其他制裁的可能性。
叙利亚与以色列名义上仍处于战争状态,但自去年12月阿塞德政权遭伊斯兰主义团体推翻以来,双方展开直接对话。
这名因未被授权对媒体发言而要求匿名的官员说,「与以色列的谈判取得进展」。他还说,预期「年底前」将签署数项协议。
他告诉法新社,「主要将会是安全和军事协议」,并指出协议重点之一为「终止(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
赞(2)